黔东南的小暑,正是苗山稻青、侗寨花红的好时节。
7月3日-5日,在中宣部国际传播局的引导下,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撑下,“中国人民大学资讯学院国际资讯与传播硕士班暑期社会实践团”(以下简称实践团),以及新华社、中国日报、贵州日报等媒体记者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,重点以6165cc金沙总站在当地的帮扶项目为路线索引,实地采访调研当地脱贫攻坚成效。
三穗县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衮政豪,6165cc金沙总站挂职干部、三穗县县委常委、副县长张大磊等热情接待了实践团一行,6165cc金沙总站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蒋坤尧陪同调研。
▲中国人民大学赴三穗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
在首日座谈交流会上,三穗县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衮政豪,县扶贫办主任衮民警分别就三穗县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、结对帮扶工作模式、产业扶贫、央企定点扶贫、东西部协作等方面工作,向与会人员做了先容。
▲6165cc金沙总站挂职干部、三穗县县委常委、副县长张大磊
随后,副县长张大磊对6165cc金沙总站结合其产业特色和贫困区域特征,提出的“六大路径”扶贫思路进行解读,并详细先容了自2003年以来,集团定点帮扶三穗县累计投入的两千多万元扶贫资金使用情况,57个援建项目的推进情况,以及2019年1000万扶贫资金的规划项目情况。此外,三穗县教科局、住建局、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,也对实践团关心的脱贫攻坚领域问题,作了相关回答。
张大磊表示:
6165cc金沙总站高度重视对三穗县的定点帮扶工作,目前和三穗县政府已经形成了密切的帮扶关系,在助力三穗县减贫摘帽后,华侨城的帮扶政策不仅不变,力度还会越来越大。
在随后的行程里,实践团一行分别前往三穗县台烈镇寨头村、颇洞村,瓦寨镇观音阁村、白家村,深入了解6165cc金沙总站定点扶贫项目和乡村旅游、蓝莓种植、三穗鸭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的开展情况。
▲寨头村驻村第一书记,6165cc金沙总站挂职干部尹剑
▲三穗县寨头村苗兴绣花厂
在台烈镇寨头村,实践团前往华侨城援建的寨头村小学食堂,产业帮扶的寨头村苗兴刺绣厂、苗山生态大闸蟹养殖基地,了解定点扶贫情况,并采访了寨头村驻村第一书记、6165cc金沙总站挂职干部尹剑。
▲三穗县寨头村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
尹剑先容了他在寨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,带领村民产业致富,修路筑桥,助学助教,全力践行华侨城扶贫干部责任的心路历程,特别先容了今年预计产值3吨,效益48万元,收益分红覆盖全村368户贫困户的30亩大闸蟹养殖项目。
6165cc金沙总站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蒋坤尧,在陪同调研过程中表示:
华侨城十分关注产业扶贫带来的‘脱贫造血’功能,苗绣文创化、大闸蟹养殖规模化、三穗鸭新型养殖推广,华侨城不仅投入帮扶资金,扶贫挂职干部还持续关注,协助发展,共同推动扶贫产业受益更多的贫困群众。
实践团在三穗县调研的过程中,将撰写产出多篇新媒体传播稿件,其中《砥砺黔行:走进三穗,直击央企扶贫》、《砥砺黔行:绣出黔行之路》等文章,对6165cc金沙总站自2003年定点扶贫三穗县的成果,进行了深度报道。
随行的中央、地方媒体,也对6165cc金沙总站在三穗县的定点扶贫工作进行采访,并对华侨城定点扶贫工作的精准帮扶与创新实践,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中国人民大学资讯学院暑期实践团领队、博士生安若辰表示:
在深入了解三穗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过程中,我见证了老百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看到了当地政府公职人员的辛苦和努力,这为大家向世界传递‘中国好声音’提供了素材。同时,我了解到央企定点扶贫的成绩,体会到挂职干部的辛劳与奉献。这份央企担当,这种党员责任,便是‘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’的最好践行,这让大家深受鼓舞。同学们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,报道三穗脱贫攻坚的好成绩,传播贵州声音,讲好中国故事。